近日,在2014年中国氨基酸与饲料原料应用研讨会上,农业部畜牧业司饲料处副处长李大鹏先生在《2014年中国饲料生产形势展望》报告中说到:"2013年2月以来,生猪养殖进入新的低盈利周期,价格持续低迷,存栏水平下降,目前生猪价格跌落到近3年以来的最低点,处于适应性调整阶段,供需关系改善仍需一定时间,生猪价格仍会维持低水平。蛋鸡存栏回落,改善盈利能力。从规律看,鸡蛋价格即将回升,预计2014年形势好于2013年。
春季由于温度的逐渐回升,光照时间越来越长是蛋鸡产蛋的高峰期,但是气候不稳定,管理不善,饲喂的不合理会导致产蛋高峰期产蛋量下降,降级效益降低。春季产蛋鸡如何合理进行饲养管理,小编娜娜总结如下,仅供参考!
一、鸡饲料的调整:
1、能量需求的变化。产蛋鸡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,代谢能含量一般为每千克2800大卡,春季气温转暖后,能量饲料多会使鸡体重增加,非但不能促进鸡产蛋,反而降低鸡的产蛋率。这时,如果把鸡饲料中的代谢能含量降低到2700大卡,则可显著提高鸡的产蛋率。其减少鸡饲料代谢能含量的方法主要是减少玉米等谷物
2、蛋白质需要的变化。母鸡产蛋期需要较多的蛋白质。所以,母鸡产蛋期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根据产蛋率的提高情况而增加。当鸡产蛋率达50%时,其蛋白质含量应达到15.5%。以后鸡产蛋率每提高10%,其饲料中的可消化蛋白质含量应提高0.5%,但最多不可超过18.5%。其方法主要是多添加鱼粉、豆饼等。
3、矿物质需要的变化。随着母鸡产蛋率提高,其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。如果鸡饲料中缺钙,鸡就会下软壳蛋、无壳蛋,甚至还会啄食鸡蛋。因此,此时鸡饲料中的钙质含量应由2%-3% 提高到4%,磷含量由冬季的0.5%提高到0.6%。如果此时发现鸡出现食欲不良等现象,要适量将鸡饲料中盐的含量提高到0.1%,并适当添加一些矿物质饲料添加剂。
4、维生素需求的变化。随着鸡产蛋率的上升,鸡对维生素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。因此,此时要适量加以补充。其方法是除在饲料中添加外,最主要的是增加饲料中各种青菜的比重,将鸡饲料中的青菜比重由冬季的15%提到32%左右。当春季鸡产蛋率达到75%以上时,应在每晚8时左右增加饲喂15%左右的颗粒饲料,以满足蛋鸡产蛋期所需的营养需求。
二、环境的控制:
适宜的温度、光照、湿度和充足的空气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重要保障。一般蛋鸡的最适宜温度是18~25℃,相对湿度保持在60~70%,每天光照时间保持在16~18h,温度、湿度等过高过低均影响蛋鸡的产蛋率。因此,鸡舍要注意防寒保暖,在夜间和低温等时间要放下鸡舍门窗的草帘,地面铺10cm左右的碎草和锯末等,提高舍内的温度;按鸡舍内每平方米安装3w的白炽灯,灯要距离地面2m左右,灯与灯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m左右,当自然光照少于12h时要进行人工光照,通常是每天早晨6点左右开灯至天亮,晚上天黑开灯至20点,保证每天光照保持在16~18h。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要间断性地打开门窗,每次10~20min,加速鸡舍内空气的流动,保持空气新鲜,为蛋鸡产蛋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。
三、日常管理:
蛋鸡利用年限大多数是以450~500日龄,保持每年递减在12~15%,确保蛋鸡群的合理年龄结构和较高的经济效益,及时淘汰低产鸡、停产蛋、病残鸡、过肥或过瘦的蛋鸡。保持鸡群合理的密度。鸡舍外设置适量的运动场,加强蛋鸡适量运动,保持良好的体况。管理人员操作动作要轻,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,科学接种疫苗和驱虫,尽量避免突然断电、断水、断料和断光,减少对鸡群产生应激反应,影响产蛋率。
集团总部地址: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 联系电话:400-0359-146 公司网址:www.jinlongjt.com 在线 QQ:2833749305 邮箱:jinlongjituan@sohu.com 备案号:晋ICP备10005445号